人体步态分析仪检测足部状态时,发现很多足部问题都是日上损伤不处理不当造成的。在生活中,脚踝是一个经常发生的小事故,但是很多人在处理脚踝的方式上有很多误区,比如对脚踝进行热敷以缓解疼痛。那么,脚踝后如何正确处理呢?
首先要注意保护脚后部受伤部位。不要让受伤部位有类似的动作导致其受伤,造成二次伤害。弹性绷带将踝关节保持在轻度外翻位置。如果可能,可以用带安全气囊的脚踝支架固定。
其次,脚后应减少运动。踝关节周围有很多韧带和肌肉,只有一部分韧带会被脚踝损伤,所以轻微的扭伤不会影响行走的功能。但是,过多的活动会阻止撕裂的韧带聚集在一起,从而错过韧带自我修复的最佳时间。如果韧带没有完全愈合,关节就会变得松动,自然而然,脚经常会被折断。
人体步态分析仪在检测受损步态时发现恢复不好的足部压力与正常足部状态不同。
此外,应该在脚后使用冰袋,而不是热袋。肿胀通常发生在损伤的急性期,即损伤后48小时内。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减少受伤部位的体液分泌,以减轻肿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血管收缩。冷敷可以收缩血管,降低疼痛的传导性,从而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在损伤的急性期,应选择冰袋而不是热敷。48小时后,体液分泌减少,需要增加血流量,快速带走残留的代谢物,方可使用热敷。冰敷的正确方法是每次15~20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
人体步态分析仪提醒如果肿胀严重需要加压包扎,避免重复伤害动作;如果需要等待就医,需要抬高患处以减少出血和渗出物(不要立即使用红花油和云南白药,48小时后可以使用)。